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学情分析:
“年年岁岁花相似”,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是很关注。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说出些什么来。还有就在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自然趣事,孩子们是否用心关注过?通过本组教学,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探索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同时,相信他们会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本单元识字、写字量较大,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自主识字的经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他们能较好地掌握。
教学方法措施:
1.学习本组教材,应该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2.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
3.引导学生自主策划秋游,自己画秋天、写秋天,并动手利用树叶等制作书签贺卡。
4.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教学准备:
观察秋天,自制图片,田字格的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12课时
识字1 1课时
1 秋天的图画 2课时
2 黄山奇石 2课时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2课时
4 古诗两首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识字一 课时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正确并规范书写10个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收集表现秋天词语的兴趣。
学情分析:
识字1让学生先观察秋天,学生能根据实际说出秋天的样子,重点是认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语,了解内容。
(二)观看图片,畅谈秋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他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三)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形象和抽象相结合,引导孩子促进对词语的理解。
(三)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五)在写中巩固识字。指导学生写字。
“谷”下面不要多一横。“壮”右边是“士”不是“土”。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 叠翠刘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金秋时节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景色宜人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收冬藏 春华秋实
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立秋 中秋节
课堂检测题:
一、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 )林( )染 叠翠( )( ) 春( )秋( )
秋( )( )藏 天( )云( ) 五( )( )登
二、我能辨字组词。
实( ) 尽( )
买( ) 尺( )
三、你能用下列词语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吗?
金秋时节 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 瓜果飘香
1秋天的图画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6页
教材分析: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景象之美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秋天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比较容易理解,能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件:秋天的风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感受秋天之美及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2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复习词语,采取课内检查和课外拓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检查,这样更能激发主动性,教会学生平时也要注意积累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
【设计意图】这里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自我发现,仔细观察,整理孩子自己对于秋天的记忆,从而激发对秋天的兴趣,培养孩子对于秋天的敏锐的观察力。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3.出示课题,齐读。出字谜:“四四方方一间房,里面住着冬姑娘。”(图)
出示“图”字的卡片(苹果状),反复读后组词。
三、初读感知: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
3.小组学习。
(1)组长安排活动: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2)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要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3)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来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
(4)教师重点检查几个能力较差的学生读生词卡“图画”“梨树”“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设计意图】首先是让学生自己找生字。这样是尊重了学生的原认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生字,面向了学生的全体。其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交流互动的优势,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学习。再次,利用了竞赛的形式展开了学习汇报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会更有热情。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识机记生字,老师还有相机地指导,师生合作互动。最后,教师注意了关注差生。全面的实现教学的目标。
(5)再次品读课文,巩固识记的汉字。
课堂检测题:
1. 选择正确的读音,在音节下面画“——”。
燃(rán ráng)烧(shāo sāo) 勤(qín qíng)劳
灯(dēn dēng)笼 波浪(làng làn)
2.根据课文组词
波( ) 浪( ) 灯( ) 作( )
字( ) 苹( ) 丽( ) 劳( )
3.连一连
苹果露出 金黄的 火把
梨树挂起 红红的 灯笼
稻海翻起 燃烧的 脸颊
高粱举起 金色的 波浪
第二课时 课时数:3
再读理解:
1.自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孩子明确美的地方是山野,并且有感情朗读,读出赞美之情。)
2.自己读读第二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些句子中发现了山野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朗读,提示朗读课文“四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边读边想像秋天田野的美景。
4.出示课件,提示相关景物,指导学生背诵。
5.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
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二、学写生字4个生字:“波、浪、灯、作”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左右结构的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自由“读”,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4.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5.生仿写。
6.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7.生练写这四个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很好。写字教学不要都教师讲,学生也能说出一、二,那就让他们先说一说,老师再讲一讲,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教师的范写不能忽视。写后注意评评。
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苹果 红脸蛋
梨子 黄灯笼
稻海 波浪
高粱 火把
课堂检测题:
一、我能把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 皮 (波)(波浪 )
丁 ( )( ) 平( )( ) 子( )( )良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太阳 ( )的灯笼
( )的雪花 ( )的图画 ( )的麦浪
三、品读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1、这句话描写了秋天的 、 、 、 。
2、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是 、 、 。
3、“金黄的灯笼”是指 ,“燃烧的火把”是指 。
2 黄山奇石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10页
教材分析
黄山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石。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黄山。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并规范书写8个生字。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学情分析:
黄山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感受黄山之美,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数:4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都知道哪些游览圣地?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有“人间仙境”称呼的黄山。你们愿意吗?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读你喜欢的那种奇石,想想为什么喜欢它?
出示第一幅图。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二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蹲和抱体会猴子的可爱之处。找学生到前面做猴子蹲和抱的姿势。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②动作演示仙人指路。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标画喜欢的词语。
②师生共同交流。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设计意图】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逐段学习课文,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逐渐掌握全文的内容。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其实,黄山美景不止这些,它还有奇松、云海、温泉。(可相机补充学生查到的资料)
课堂检测题: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黄山的景色___________,尤其是那些_______,有趣极了。
2.课文具体写的黄山巨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黄山奇石“天狗望月”是怎样子的? “狮子抢球”是怎样子的? “仙女弹琴”又是怎样子的?(仿照课文具体介绍的那三块奇石)
第二课时 课时数: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摘仙桃游戏:(出示仙桃形生字卡片)你喜欢哪个仙桃就拿起哪个,高高举起,带领同学生读,并为仙桃找朋友(组词或找出形近字),并练习用字词说话。
二、精读
1.师有感情略带夸张的语气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黄山石的奇。
2.学生分组自由朗读。争取做到有感情。
3.选读汇报。喜欢哪部分就练习读哪部分,再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选择内容,选择方式,并给学生阅读以充分的时间,激发学生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诵读
1.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自己感受,体会黄山石的奇特与美丽。
2 .配乐齐读全文。
3自由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试着背诵这一部分,比一比,看谁背得有感情。
【设计意图】读书要有个性的体验,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积累。
四、练习
1. 出示课后“想想说说”,引导学生弄清意思。
2.小组内练习说。
3.汇报自己的成果。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拓展
1.现在,黄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去画一画这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再给它们起些有趣名字吧!画后边介绍边展示。
2.搜集交流。将你搜集的有关黄山的故事、图片等资料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不限于课文内容,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相互交流,培养了语文综合素质。
六、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巨、安、块、站。学生认读。
2. 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观察字形。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教师范写,指导重点。如巨,与区字形近似,里面两笔不同。
5.学生再练写,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评议,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培养写字上也会相互促进。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奇特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
课堂检测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区( )状( )安( )
巨( )壮( )它( )
二、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14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同时告诉小读者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仔细观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识。本课突出的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中把植物和种子分别当作“妈妈”和“孩子”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易于调动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做到规范书写,认识4个生字。知道多音字“为”“得”的不同读音。
2.积累词汇,认识AABB式的重叠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情分析:
实现让学生先了解,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课上学生认真读书结合实际联系一下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充满了好奇心,所以要让学生
课前准备:
老师也搜集一些植物的果实,并制作相关课件、字典。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熟读课文,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6
一、谈话引入课题
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观察认知的同时,引出课题: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它们的巧妙办法。
【设计意图】用课件演示引入本课的学习,从感官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感知课文,认识生字
(一)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借机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方式读书,自由畅谈,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二)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4.引导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5.了解多音字“得”“为”的不同读音。
【设计意图】生子的学习教给学生自己练读,同学之间相互帮扶,合作学习,教师的有目的的检查验收,重点引导学生忽略的内容,比如多音字的学习。
三、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堂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á wa cū xīn zhī shi yǐ jīng fēn fēn rú guǒ
( ) ( ) ( ) ( ) ( ) ( )
二、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1.长(zhǎng cháng)大 2.我得(děi dé)走了。
3.四海为(wèi wéi)家 4.得(děi dé)到
三、写出和下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
升—— 轻—— 弯—— 细——
四、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________ ________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第 二 课 时 课时数:7
一、玩识字游戏
1.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2.听写生字
【设计意图】生字要靠反复的出现、复习才能达到认识掌握的目的,所以用游戏的形式定能大大调动学生识字认字的兴趣。
二、指导朗读,理解文意
1.自读、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用“——”划出来。
植物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用“ ”标出来。
2.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出示图片
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播放动画。
3.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又会说些什么?你能读出他们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划一划的方式理解文本,理解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小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请同学们在这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小组学习汇报
【设计意图】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其他段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对呀,我们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通过你的观察,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看来,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植物传播种子的其它办法。
交流课外收集了解到的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大自然的奥秘。
五、课堂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
学生认读
观察、练写
教师小结、指导
3.背诵课文
读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AABB式)
扩展仿说词语。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 耳——带刺的铠甲
豌 豆——豆荚
课堂检测题:
一、我会把正确的读音涂上颜色。
降(jiàng jiáng) 识( shí shì ) 纷( fēn fēng )
察( chà cà ) 啪( pā pà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安静(安安静静) 许多( ) 仔细( )
蹦跳( ) 弯曲( ) 稳当(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它的种子像( )。苍耳是靠( )传播种子。豌豆是靠( )传播种子。
四、读一读,记一记。
已经 经过 经常 认识 知识 常识 铠甲 铁甲 甲虫 如果 如意 如何
4、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17页
教材分析
《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山行》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规范会书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愿意背诵的,可以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学情分析:
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赠刘景文》
第二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8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集中学习要求认的字。
(1)、同学互教识字。
(2)、小组合作识字:小组讨论怎样记这些生字。比如,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做动作识记等。
3 .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 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古诗,并在读对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 教师介绍诗人情况,再听教师范读,学生先自己模仿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节奏。
2. 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学生自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懂诗句。
4.师生交换读,双向反馈。学生可不断模仿教师读,教师可针对学生不足指导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知这首古诗的大意。
【设计意图】图片的出示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教师只需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重视学生的朗读中去感悟诗意、诗情。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反复朗读,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设计意图】创设意境,引领学生去想象,去美读,从而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美。
课堂检测题:
比一比,再组词。
于( )刘( ) 首( ) 枝( )
手( )流( ) 道( ) 林( )
风( )块( ) 纷( )荷( )
枫( )地( ) 经( )河( )
二、填空题。
《赠刘景文》 ( )( )( )( )擎雨盖,菊残犹( )傲霜( )。( )( )( )景君须( ),( )( )橙黄橘绿时。
第二课时 课时数:9
一、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设计意图】有了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学生应该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学方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1.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
2.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四、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或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识记要求写的字,如“风吹树枝摇,折断小枝条——枫”;“自言自语——记”。还可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巩固。“枝”“枫”两个字都是木字旁,要重点指导写好木字旁,注意“木”字的捺在木字旁里变成了点。
2.观察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六、朗读、背诵古诗
1.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
2.开古诗朗诵会,每个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朗诵会的形式,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积极背诗、积累的好习惯。
附:资料袋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
对秋天的赞美
课堂检测题:
拼一拼,写一写。
fēng shù zhī yè bái yún hé huā shǒu xiān
( ) ( ) ( ) ( ) ( )
二、我要比一比,再组词。
文( )分( )首( )已( ) 风( )
刘( )纷( )道( )记( ) 枫( )
三、把词语宝宝送回家。
首 片 朵 条
一( )小路 一( )枫叶
一( )歌曲 一( )菊花
四、按提示填写诗句,我一定行。
1.《山行》中表示山高的诗句:
2.《赠刘景文》中表现诗人最喜欢的季节的诗句:
3.《山行》( )( )寒山( )径斜,( )( )( )( )( )( )( )。停( )( )( )( )( )( ),霜( )( )( )( )( )( )。
语文园地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21页
教材分析:
本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其中第一部分由“我会认”和“我会写”组成,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第二部分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通过学习,不仅巩固本组所学生字,而且通过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口语交际的内容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在交际中培养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展示台旨在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际中培养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熟读背诵儿歌《秋天到》。
4.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乐于展示秋天的成果。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景点和秋游线路的资料及描写秋天的儿歌。
2.带好自己在学习第一组课文中创作的作品。
3.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卡片。
4.秋游活动计划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会认”“我会写”
第二课时:学习“我会读”“读读背背”
第三课时:制定秋游计划,“展示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10
一、导入:(出示课件:秋天的丰收图,播放 背景音乐 )小朋友,夏天过去了,秋天来到了,田野里,果园里,一篇丰收景象。瞧!一群南飞的大雁给我们留下了几个字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
【设计意图】用丰富多彩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我会认
1.出示课件:郊 枝 笼 球 帆 梨(长在一棵水果树上)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
2.认字组词
3.课件显示带拼音的生字:交 支 龙 求 凡 梨
4.认读生字,
5.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相互交流,读了这些字,你有什么新的
发现吗?
6.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7.进行扩词训练(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8.改变语境,巩固生字。
立交桥 交朋友 交通 一支歌 支持 一支笔
龙灯 龙头 巨龙 龙舟 要求 请求
平凡 凡是 凡人 顺利 利用 利益 有利
三、我会写
出示课件:秋天的果园,四个大箩筐,每个箩筐上出现一组偏旁相同的字。
①学生认读生字并找出规律(“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
②写偏旁相同的字:秋天,果子成熟了,这么大的箩筐装这么几只水果,太少了。小朋友,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多摘几个水果,放入筐中吗?
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教互学,再书写。
④借助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评议。
(例字):木字旁——树 林 枝 枫 样 杨 梅 柳 树 林 柱 桔
月字旁——明 肚 脸 胆 腿脚 脑 胜 胖
草字头——草 花 蓝 苗 苹 荷
宝盖头——宝 它 安 完 家 定 宇 室 实)
⑤奖励写得最多的小组一个丰收果(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第二课时 课时数:11
一、学习“我会读”部分
课件显示:果园里,一棵大大的水果树上,长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自由读。
小组读:互帮互学,纠正读错的字。
开火车接力读。
选词造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看谁聪明,与众不同。
找朋友游戏:教师依次出现“娃娃、橘子、降落伞”等图片,让学生从信封中取出相应的词语,老师带读。
二、读读背背
创设情境导入: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秋天,一同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吧! {课件显示图片}
播放图片,师讲解:稻子一片金黄,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叶红了,像批上了一件火红的外衣;苹果成熟了,高高的挂在枝头;棉花白了,像咧开了嘴的笑脸……
看到这些,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感觉读读这首儿歌吧!(课件出示《秋天到》的儿歌)
自由读、同桌读,读通顺读流利。
师指着画面范读。(特别指导“庄稼、高粱、葡萄、黄澄澄、红彤彤”等几个带点字的读音)
指名读、小组竞赛读。
教师指图画引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儿歌。
第三课时 课时数:12
一、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丽景色,画面显示描写秋天的词语。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
2.指名读,齐读。
谈话揭题:秋妈妈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喜庆,如果能在这样美丽的季节里去秋游该多好哇!在这节课里,老师请同学们一起商量,我们怎么来组织这次秋游活动。
3.商量计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秋游计划表中的内容,商量制定比较详细的秋游计划。(课件显示表格)
4.各组推荐发言代表,陈述本组的想法理由。
①秋游的时间地点(建议句式:我们组建议到……,因为……我们都愿意到……,因为……)
②陈述秋游活动内容:到那里去做什么?(游览、爬山、做游戏等)
③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联系方式等)
5.各小组修改计划表。
6.实物投影展示计划表。评比最佳组织奖。
二、展示台
总结式导入:我们读了秋天的课文,学了秋天的小诗,还到野外寻找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幅画、一首诗、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在这丰收喜庆的日子里,有四位小朋友带着他们的收获,办了一个秋天的展览,请大家欣赏。
1.课件显示:书本图片扫描
2.学生评论
3.展示本班学生作品。
4.课外延伸:布置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
(责任编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