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学情分析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三.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3、理解“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的意思,明白其中的道理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赏图画,直接感受,加深体验,合作学习、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在课文中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情感妙答中体会其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教材语言表达特色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插图,小黑板。
学生:预习课文。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揠苗助长》
第二课时:学习《守株待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7《揠苗助长》
2.识记“寓”引出:寓言是什么意思?
3.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寓言简单来说,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4.揭示课题《揠苗助长》
(二).人机合力揭课题,
认真倾听晓“寓言”
1.在电视老师的引导下,与电视伙伴一起揭示课题:《27寓言两则》
2.认真听电视伙伴的讨论及电视老师的小结,知道什么是寓言。
3.说说:寓言是什么意思?
4.再与多媒体伙伴一起揭示课题《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在与多媒体及伙伴的合作与互动中了解什么是寓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三).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2.指名读课文第一段,引导理解:“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
3.比较: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无红色字在语气上的不同。
师生对比读。
讨论:你听出有什么不同了吗?
4.认读“焦”字,学会书写。
说说怎样才能将这个字写好呢?
学生练习书写
5.看图,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描述图的?
指名汇报,并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谁能把种田人非常累,一边在喘着气,心里还非常高兴的语气读出来?教师引读。
你能说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吗?
师生讨论小结。
6.认读生字“喘”“截”,组词。
7.齐读最后一段,想想:假如你是那个种田人,你来到田里一看,你会说出什么话呢?正好你经过他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说一说,演一演。
8.教师总结: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不能人为的去拔,那样可做了傻事了。这就是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大道理。
(四).朗读,
互动学习促感悟
1.听清老师的读书要求
2.强调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3.学生自主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4.在学习朗读第一段的过程中,了解种田人揠苗的原因。
(1)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一段,理解:“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体会自言自语的语气。
(2)与老师一起对比读句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第1、2句)说说有无加点字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听故事讨论。
(4)说说还从哪里能看出种田人很焦急?
(5)同步学习“焦”并学会书写
5、在学习朗读第二、三段的过程中,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感悟寓意。
(1)与老师对比朗读课文第二、三段,体会种田人揠苗助长后的心情。
(2)讨论:“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3)听故事讨论,加深理解
(4)同步学习“喘”、“截”。齐读最后一段,了解揠苗助长的结果。
(5)想想:假如你是那个种田人,你来到田里一看,你会说出什么话呢?正好你经过他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说一说,演一演。
(6)听电视伙伴说一说,演一演:假如你是那个种田人,你来到田里一看,你会说出什么话呢?正好你经过他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7)听电视老师总结后,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规范指导下,现实课堂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电视伙伴的适时示范,让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学会朗读和理解课文,感悟寓意。并在与学习伙伴的对比朗读讨论中,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巩固识字,练习复述
1.齐读这则寓言故事。
2.巩固识字,教师指哪个学生认哪个。
3.变脸游戏,练习扩词。
4.复述:你们愿意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老师演妈妈,指名复述)
(六).同步朗读促认识,认真倾听学复述
1.与老师一起齐读这则寓言故事。
2.同步复习认读本课生字,练习扩词。
3.听老师复述故事,谈体会。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对复述故事还不太清楚,在听老师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主要意思。从而让学生学会复述课文。
(七).布置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7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写字:焦、费、望、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看看这则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自己想办法解决。
2.检查生字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的字音其他学生小声跟读。(2)小老师带读。(3)齐读生字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很好。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师出示课文插图)
4.学生看图练讲故事。(看图讲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练讲故事,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自己的整理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谁能用一句话把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让学生通过读书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意在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6.课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守株待兔”的意思?(回归文本,细细感悟。)
(三).细读感悟,体会情感。
1.种田人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等兔子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2.“忽然”这个词用在这里说明了什么?(谁也想不到,说明这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3.“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什么词?(是跑的意思,可以换“跑”。)在什么情况下,兔子是“窜”而不是“跑”?(在猎人或野兽追捕的时候)这时候,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应该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4.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情怎样?哪个词告诉了我们?(乐滋滋)请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动作来配合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表演中自悟寓意。)
5.用幻灯片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1)“整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2)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还在等……(这是一项思维训练题,也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习题。从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种田人死守在树桩旁等待野兔的心理,也进一步了解种田人做法的愚蠢。)
6.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结果怎样了?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7.师生合作朗读,好好吸取种田人的教训。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可千万别学种田人,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幸运,就一直等着好运啥事也不干,而要努力地做事情。这是我们学习这则寓言所明白的一个道理,你们还想再读读别的寓言吗?
2.读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设计:
27 寓言两则守株待兔:
干活——捡兔——等兔——等不到
庄稼全完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写字:守、丢、此、桩、肥
教学反思: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