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节《认识角》,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 角 ” 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各部分的名称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 角 ” 来源于生活实际,实际上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是有区分的,教材中并没有给出角的确切概念,学生只要能在现实的情境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初步领略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就可以了。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角 ,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 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 “折角”、“做角”等活动,直观认识角,能正确找到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让学生明确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我注重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理念,选择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讲练结合等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从而体现“先做后学”的教学理念,达到“教少学多、无为而为”的教学效果。
三、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能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终生受益,达到“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课在学法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感知角、认识角、做角到比角,采用看、找、折、摸、做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表述思维,层层推进,拾级而上,逐步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基于对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上课伊始,我出示课件:在兔妈妈新建的漂亮小屋中,找一找,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随着学生的观察,用电脑逐步抽拉出小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并闪动其中的一个角,不失时机地引入课题“认识角”,既营造了意境,让学生了解角是依托于长方形、正方形一些基本图形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又让学生明白旧知识里蕴含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实践,自主构建 这一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以四个步骤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是从实物中抽象角,丰富学生的感知。本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 “ 生活经验中的角 ” 逐步提升为 “ 数学上的角 ” 。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剪刀、钟面等实物上找角,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课本材料用动态的过程把角抽象出来,初步感知数学上的 “ 角 ” 的特点,再用“比一比谁的眼睛最明亮”游戏让学生找一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角,激起学生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兴趣。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角的世界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其次是共同观察讨论,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刚才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印象,接着我举起一张圆片,让学生观察:这张图片有角吗?学生肯定会说没有。“老师会变小魔术,用圆片创造出一个角,你们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方设法开始创造角。由找角到折角是一个飞跃,学生必须在感知角的基础上,动手折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这才是学生感知角的再现。然后再通过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感觉到角有一个小尖,两边直直的,并与屏幕上的角观察对比,以此促使学生对角有一个整体把握。教师再适时告诉学生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它的读记法,然后通过教学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来强化,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接着欣赏南浦大桥、五角大楼、金字塔等物体中的角,使学生了解到建筑物上及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角。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角的认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思想。 最后设计游戏“慧眼识真”练习,通过辨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本环节的最后,我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安排了“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体验活动,让 他们寻找图形上的角,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对某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与弥补。这种练习设计有坡度,基本练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基本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理解,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真正达到了真知源于实践的目的。 (三)动手做角,深化感悟 “动手做一个角,感悟角的大小特点”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新课程提倡做数学,只有通过亲自操作,学生才能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本环节我让学生用准备的材料如毛线、小棒、硬纸条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做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以一句“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多”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在交流中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个过程既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使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闪现。 在这个环节,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感悟角有大小,体会角的大小和角开口大小有关,这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由 “ 蓝角与红角的故事 ” 引入 “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 的思考中。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先让学生做一个活动角,把静态的角变成动态的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通过让活动角变大、变小的游戏,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然后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在屏幕上直观的看到 “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之间的张口有关,和边长无关 ” 。这样做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此环节让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的欲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拓展练习,创新提高 经过多样性的活动过程,学生积累了对角的正确认识,最后,结合书中习题,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1 、搭小棒游戏:用 3 根小棒搭出角来,数一数有多少个角? 2 、课外开展“寻找角”的活动。 本节课的结尾让学生创造角,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寻找角”的活动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 “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 , 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 板书的设计力求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大家一目了然。 整堂课设计,我始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活动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