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数学 英语 其他学科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设计 > 说课 > 数学 >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说课设计

时间:2009-06-07 22:2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说教材 一、 说课内容:二年级下册109-111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本课继续学习统计,

说教材

一、 说课内容:二年级下册109-111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可以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线索。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新课。

二、合作学习,研创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引导学生产生教材上已有的和教材没有的多种统计方法,并在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与比较。

三、活动体验,运用知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和认识。教师还设计了“统计小组同学的铅笔”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和游戏活动中,运用和巩固知识、发展和深化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每天是怎么来上学的? (让学生谈一谈)

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如果我想了解我们县城的哪种车最多,应该怎么办?(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3、这节课继续来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2、交流:谁能想一个办法准确的记录出四种车辆的数量?

3、小组合作: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4、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三、合作交流,探求问题

1、制作统计图。

2、学生质疑: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最多要画50格,表示2辆车,最多画25个格,格子不够,也太麻烦了.

3、学生分组讨论: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

2、展示,评价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3、修正自己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5、组织讨论:5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6、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统计与我们的生活非常密切,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是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你能不能绘制成统计图?

2、统计全班同学看电视时间。

六、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小结

评价是《数学课程标准》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评价态度与情感的有机渗透,评价与统计的巧妙结合,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责任编辑:风)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