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大鹿》这节录像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教师先设问题:带大家去个地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聆听音乐导入。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3、聆听不同速度的音乐片段,通过音乐中的情绪让学生了解“快、慢”两种速度所表现的不同心情,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同时又利用凳子来进行伴奏,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小兔因猎人的追赶,寻求大鹿的帮助这个故事情节先后顺序贯穿始终。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本课的高潮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教师首先由节奏的掌握开始,聆听音乐,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出场,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是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道具作为“乐器”进行创作表演,既简便又有创意。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多一点自由给学生,分组创编并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四、学生主体的体现,注重情感激励意识。
整节课反映出该教师自身素质高,教学水平高,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以凳子作为乐器伴奏的时候,鹿和兔子不同的声音就以不同的手势来伴奏,教师是通过先咨询学生,由学生思考后作结论,而不是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学生。整堂课中老师都和学生保持一致,始终和学会同步,“学生坐”,“老师坐”,“学生站”“老师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老师始终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注重课堂上的语言艺术,用情感、语言激励学生,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例如: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有学生已回答多次而依然举手的时候,教师就会说:“你已经三次了,给其他小朋友一个机会,好吗?”
五、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 1、歌曲跟琴演唱的时间似乎少了些 2、对于歌曲中难点的处理,似乎太简单了,学生在演唱中还是会出现错误。 (责任编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