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卷考察的知识面广,题目的形式多样,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是一套比较好的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试题,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 试卷分析 (1)覆盖面广,科学合理。试卷考试的内容知识点多,知识面涵盖广,题目难易适中,照顾了各种层次的学生,体现全面提高数学素养的要求。注重基础,培养能力。能较好的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2)紧扣课本,一些题目出自书本,如四年级的几何题。贴近生活,考查的的内容大多数贴近生活,如三年级的情景应用题。 (3)落实大纲,突出重点。在落实教学大纲的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存在的问题: 一年级 1、找规律的题目太多,排版太密。 2、解决问题和计算题分值太高 3、填空题课桌高1()让学生选择是米 还是厘米。这对学生有误导,因为课桌没有那么高。 二年级 1、试卷排版时没有注意给要求验算的试题留足书写位置。 2、试卷上有一个角没有直角符号,但却不是直角,而是锐角,这对于学生有误导,导致学生不知道是看符号,还是用直角来比。 3、小狗想要玩具汽车,最少沿着线走( )cm,图中“小汽车”的位置不够明显,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三年级 填空题,选择题,有一定难度,量较多,学生容易出错,阅读题图太密,学生还不具备识图能力,影响后面答题,而且第2题难度较大。 四年级 填空题、选择题所占比例太大。排版太密不利于学生阅题。 五年级 填空题、选择题题量多偏难。 二、学生卷面分析: 一年级参加考试的42人,及格率93.8%、优秀率79.2%、均分86.2。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审题,仔细的答题,大多数学生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上掌握较好,计算能力比较强。但是有些题目学生存在问题: 1、数一数(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题时,存在学生接受信息不强,个别学生不是填的序号,还是按照原来的思维再填每个图形的个数。 2、在解决问题方面,个别学生收集信息不仔细,,比如统计一题 第一名比第三名多几个,有些学生就马马虎虎的把统计表上第四名的写上去了。 3、位置一题,少数学生的方位感不强。 二年级参加考试的36人,及格率99.1%、优秀率90.8%、均分89.2。 多数学生能正确接受新知识,信息处理分析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从卷面上看,掌握比较好的题目有:直接写结果,用竖式计算操作题中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数一数解决问题的2\3\4 5等题掌握比较好.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814-356+167,学生少数几个人运算顺序有错,先算加法. 2、在()里填上米、厘米、分米、千米\毫米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填错. 3、一道除法试题 ,余数是7,除数最小应该是几,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除数比余数大 4、量一量,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从直尺上量的数单位是厘米,直接填入()毫米中 5、第四大题第(1)小题:位置与方向和行走的路线学生掌握较差 ,特别是小狗想要玩具汽车,最少要沿着线走()厘米,掌握不好. 三年级参加考试的35人,及格率77.9%、优秀率37.3%、均分72.04。学生计算能力较强,答题正确率较高; 解决问题做的较好。填空题,选择题出错较多; 阅读题做的很差。 四年级参加考试的40人,及格率87%、优秀率48%、均分76。学生计算能力较强,答题正确率较高。 解决问题做的较好。作图题完成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用钢笔画图,作图不规范。简算的后两道题出错较多。 填空题,选择题出错较多; 阅读题做的较差。 五年级参加考试的45人,及格率79.2%、优秀率33.1%、均分69.3 计算题部分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填空,选择题中个别题学生掌握差,学生的理解模棱两可,如27/( )=( )/24=3/8=15/( )=( )前两空扣分较多;操作题,学生作图不够规范,解决问题占第三小题掌握差,体现在审题不够仔细,没有统一计量单位而直接列式,对“通气管”的理解不清楚,有的算的是5个面或6个面,情景题掌握较好,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 综上分析得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填空题、情景题,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三、改进措施 一是继续加强双基的训练。就卷面情况看,较之上学期,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一些巧算训练,这项技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今后学习都是极其有益的。同时,要注意加强一些针对性训练,如学生容易出错的题,难以把握的结构类型。其次重视基本概念教学。在教学中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或片面的理解概念造成的失误。 二是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三是注意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在一道题目中跨越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单元的知识点,这类题在各个年级的试卷中都有体现。这种题往往前面一错就会导致连环错误,形成大面积失分。而这种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越是高年级,出现的频率会越高。因此我们在每学期最后的复习时,要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因不良习惯造成的计算题抄错数字、看错符号,审题不仔细等现象。 五是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责任编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