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 本次期末考试参加考试学生55人,其中85分以上的有6人,占参考人数的10.9%;60—80分有47人,占参考人数的82%;30-59分有4人,占参考人数的7.1%。优秀率为10.9%,及格率为92.9%,平均分为74.5分,最高分为91分,最低分为31分。总的来看,答题情况较好,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此试卷的内容分布:对本学期的各单元都有适当的涉及。 二、本次试题侧重双基、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同时,本次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6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七大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20分;第二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题2分,共20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2分,共20分;第四题,连线题,要求学生将植物茎的分类和常见的雨雪等的成因正确连接,分值为8分;第五题,填图题,根据蚕生长发育的四种形态与温度计来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第六题,分类题,将各种动物按变态与不变态进行分类;第七题,简要回答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每小题4分,共12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良好,失分率不高,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第4、5小题。这两题都是概念题,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以及磁铁的两极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失分较多。 第二题,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比较不错,大多数同学在14分以上。出现失误最多的是第4、7、10小题。第4小题,种子萌发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学生因为误将肥料当成养料,所以判断失误。第7小题,大部分学生忘记留意“只有”两字。第20小题,学生将“金属”当成了铁制品,联系时不断强调人出错,可能是实验时操作不都吧。 第三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得分一般在12分以上。出现失误较多的是第8小题,教学时,当两块磁铁吸在一起后,磁力的大小变化有两种情况,故学生判断时出错;其次是第10小题,这是一道考放题,同学们对它了解得不多,因而选择出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四题,连线题,分值为8分。本题难度应该不大,但错误却也不少,学生得全分的不多,说明在讲授植物的茎以及水的三态变化时下的功夫还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 第五题,填图题,分值为12分。本体考查的是蚕一生的四种形态,学生在识记时会背但是书写时容易出错。而温度计的温度在读数时的注意点是分清是零上还是零下,并且记准单位。 第六题,简要回答问题,每小题6分,共12分。第1小题,考察的重点是水能导电(在小学部分并不强调纯净水与非纯净水的区别)及用电安全,有许多同学只答出了第一个要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第二点,因而没能得全分。第2小题,失分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的回答失误,二是与标准答案不符。判断小磁针的S极和N极,在题中虽然给出了一个标有S极和N极的条形磁铁,但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用这块条形磁铁来判断,所以,只要能正确判断出S极和N极,用其它方法也不应该为错。 第六题,分类题,共8分,学生将各种动物按变态与不变态时,很容易被常识性知识搞混。 第七题。简答题,共三小题12分。这类题目重在理解,尽管讲课时感觉讲的很透,学生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层,基本能完成,但答案有的不完整,有的不具体,因此得分不高。 四、反思 仔细分析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普遍存正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 ,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扶植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2、学生不擅长使用已有的科学学问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这提示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要把学问讲得太深奥,要多留给学生考虑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3、学生书写较差,错别字太多。 4、学生的学习严重短缺生活经验。他们只注重学问的获取,而忽看了学问的来源渠道,学生正在生活实践中没有走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景象。这是与新的课程瞧不相顺应的。 (责任编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