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节课,马校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精心准备的课让我们学习,结合之前在师徒结对磨课中自己的不足之处,收获良多: 一、导入扣题 1、课前马校长花5分钟时间让孩子做口算能手题,我看了下孩子的计算小能手,是从开学之处就贯彻执行的,二年级上册全是计算的题,这样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一页的计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而且节约每堂课找学生背诵口诀的时间,效果明显。我当时不禁在想,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我班的学生一直因为计算的问题总是出错而在干着急。教学方法真的很重要。 2、导入部分,先后出现三张图片(同一物体不同面),让学生猜测是什么物体,第一张图片,学生猜测是玻璃球,第二张图片学生猜测是小兔子抱着蘑菇,最后一张照片才知原来是一个储钱罐。然后老师用“为什么你们开始的时候没有猜到呢?”引发思考并顺畅引出本节课内容:观察物体要全面。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从猜图导入本节课,然后先后从2个方向观察物体(出示2张从教室前、后观察教室的图片),再到从3个方向观察物体(出示3个小朋友观察大象),最后到从4个方向观察物体(给猴子拍照的情境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自然顺畅。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马校长紧紧抓住“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然后问学生“哪一张是你认为最容易看出来的”引出学生容易出错的看物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两个角度,并让学生展开讨论,排除学生怎么辨认物体左、右两个侧面:“把自己当成图中的物体,跟它的方向一致,小朋友在右手边就是右侧面,在左手边就是左侧面”,方法简单易学,学生接受的快。 马校长能够抓住重点,再用关键问题引出学生思考,教学效果显著。 四、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中,设置了2个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反响积极,且有序进行,有条不紊。特别是让4个学生一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并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问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的递进、学生活动的组织和课堂问题的设置等这几个方面,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责任编辑:ahs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