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数学 英语 其他学科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设计 > 反思 > 数学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09-06-22 15:5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明确提出的: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

《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明确提出的:“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够把事情办得更好。”我把计算教学的重点放在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上。

在本节课中,教学例1后,我不是按照教材的安排直接出示例2的两道算式,而是启发学生将掌握的运算方法,类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进一步体验,留给学生充裕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可以同时脱式计算的式子,学生们果然表现不俗,列出的算式超越了我在设计时所想到的。这样做营造了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新发现,互相提供线索,突破以往教材内容的局限,为学生知识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这些内容像一块有磁力的宝石吸引着学生,让学生感到满足的不只是宝石的璀璨,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它,挖掘到了它。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应用题主要是在以前学过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因此,本课设计时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为学生创设植树活动情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逐步深入引出例题——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使学生很自然地由两步应用题过渡到三步应用题,并从中领悟到其中的数量关系.

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前面由两步应用题到三步应用题逐步过渡,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所以,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讨研究、理解数量关系,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解决例5形式的题目.为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深化知识

这一环节主要是把学生生活中的事情纳入课堂,变成数学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使知识得以拓宽和延伸.

 

《求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它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指标量,用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从让学生观察自已班同学的身高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比较两组不同人数的身高统计表,哪组整体身高高?学生凭着自己原有的经验和判断,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把矛盾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在"移多补少"及确定平均数的区间范围的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让学生用学具操作,配以磁性黑板演示,突出了平均数简明、直观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摆法、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在回到解决身高的问题中,我十分注意在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了现实性,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课末给老师打分,看似随意一笔,却独具匠心。通过给老师打分及平均分的计算,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映。

值得思考改进的地方是,在摆完小方块,向学生提出要求:要使每排小方块的个数同样多,可以怎样移?在反馈了学生的摆法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得更大一些,在学生摆完小方块后,直接让学生思考:你们有办法使每排的方块数一样吗,是几个?放手让学生可以用摆的方法,也可以用算的方法来完成。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教育。

 

《加、减法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1、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客观材料。

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

这节课由学生感兴趣的买菜活动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不囿于教材,而是对教材加以整合,极力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有探索性、价值化的学习内容,将枯燥的内容整合成生动活泼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2、感受到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课堂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灵活处理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有的孩子自己利用教材找到解题的方法,有的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有的互相讨论研究,最后找到解题的方法。这种自学的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另外,通过探寻多途径解题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反思

1、猜想一种学习的方法,很多世界性的难题和这些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猜想这样一种学习的方法。关于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由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联想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而猜想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内容。那么我在想我们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时,会不会有一个即定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知道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去猜想,需要我们去搜索,有时它会突然冒出来(即直觉)。所以我认为猜想的重点是怎样把联想的对象(这里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找出来(即找到一个思考的方向)这应该是这节课的关键。

2、验证的过程

这节课验证的过程是这样:因为所有学生写出来的算式都证明这个定律是正确,所以这个定律是对的。这个过程对吗?实际上这个过程不一定正确,虽然在小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是演绎法和不完全归纳法。验证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定律内容的理解,举例子只能说明学生对定律内容的一个表层的认识,是非常具体的(即根据定律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应该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上理解乘法交换律(6×7,7×6它们都表示67相加是多少或76相加是多少,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意义,所以它们的积是相同的),这样的话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是更进一步的即在抽象层面上的。我后来觉得是否可以这样:当学生引出了字母公式后,师:我们通过举例子可以知道这个定律是正确的,那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如果没有)师:能不能根据乘法意义来理解这个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说怎么去理解)

3、缺乏深度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1对两个定律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行抽象的概括)从学生方面来说,缺乏挑战,没有难度.特别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没有能及时地进行总结,以至当出现于内容不是一致的时候)学生就觉得有点困难.对结合律的理解应该让学生理解到结合律就是三()个数相乘,不管那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都一样.要使学生这样去理解。第一,通过举例子(写出算式来验证);第二,通过生活实际来理解三个数相乘是怎么回事。最后可以问:学习了这两个定律你认为有什么用?(让学生说到可以使计算简便)。我认为如果这样的话,自己这节课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一种学习方法贯串整节课:联想_猜想_验证_抽象。

 

《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前几册学生分散学习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节整理复习课。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重新构建了教材,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归纳整理,利用估测、验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组织学生互测、讨论,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全班同学在动手操作、整理归纳、自学讨论、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中获得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这节课的特点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知识的结构化,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综合使用,体现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也正是整理复习课与一般新授课的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个体互相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但评价手段和方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各种评价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1、教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新观念

《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前面几册教材中已经零星地学过,再加内容本身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本节课在教学活动安排上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现有的基础出发,把新知识点学习安排为“自学”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2、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本节课从开始导入“猜测教师的身高”到新课中间“用数学语言描述”和练习“测量身边事物”,都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用好数学的自信心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本节课在学习“长度和面积单位”时,通过安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经常出现,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本教学的开始就以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物品及其标价引入。对于熟悉的物品,学生愿意去观察,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这样就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过程能较顺利、合理地进行下去。

虽然在课堂中注意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一,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有些重难点把握不够。虽然课堂上注意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课本中的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其二,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在课堂上没有放开,教师“牵”的成分比较大,“放”的成分比较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其三,教学设计不够灵活,矛盾点,激情点太少,练习设计缺少探索的火花。

虽然这堂课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但它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因为只有敢于正视自己,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创出自己的辉煌!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以前教这个内容时,重点放在量角的方法上,教师指导学生怎样对点、对边、看刻度,甚至让学生把量角的方法背熟了,结果学生还是不会量角。反思其教学行为,我认为量角的方法是成年人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其真真道理。对小学生来讲量角方法的真真道理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合,读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数就是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而怎样进行重合学生是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上。依据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上面三个层次来进行。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选择三种椅子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产中确实会碰到这种需要量角的事,从而产生学习需求。这个情境中把宇航员登月时坐的椅子放在里面,学生会感到新奇,同时这里也渗透了科学的知识,扩大信息的价值和知识的背景。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这里又分认识量角器、认识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个层次进行教学。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面这个刻度交叉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啊!认识1°角时,采用的方法是:(1)组织学生通过用细丝游戏棒摆一个量角器上的一个刻度所对的角,使学生初步感知1°角的大小;(2)猜一猜这个角多大;(3)阅读书本看看1°到底有多大;(4)在量角器上找1°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深化理解1°角。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容易形成1°角的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四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20°),并说出为什么?因为这个角被分成了20份,学生容易说出为什么它是20°的道理。(2)在量角器上读出两个角的度数(60°、120°)。因为读角时学生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学生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深有体会地说: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3)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26°)。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4)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是可取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会量,而且讲量的方法时也讲得很好。在组织学生量角练习时,注意了让学生量刚才三张椅子靠背的角度,使学生感到了量角在生活中的意义,增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最近执教了《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课上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研究提纲,(见附)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了许多有关于三角形的知识,比如将三角形按角分类、按边分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等。应该说学生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学生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课前的预料,学生的思维异常的活跃,同时也证明学生是可以探究的,只要能给他机会,他就会给你一个惊喜。课余我对这两节课又做了深层的思考,又很担心。因为课上学生的表现有些已经超出了现行教材对本节课的规定,还好我没有对学生的这种表现进行“扼杀”,相反做了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比如学生将三角形按边来分以及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等,这些在教材上都是后面的内容了。从这两节课看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出现预想之外的情况,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努力引导,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比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2、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编排,善于合理整合教材。比如将三角形的两种分类方法在一节课上让学生探究。

3、学生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比如学生提出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等于180°。

4、课上要给学生机会,即使是在可能会影响你教学设计的情况下。比如学生提出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等于180°。

5、重视课前准备,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学习用具。比如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提纲。

6、学生能力的培养应重视每一节课,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实施应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加以体现,功在平常。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基本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全摈弃,而是对传统教学中比较忽视的部分进行补充。比如模仿与记忆在我们的传统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而今新课程标准中它仍旧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只是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加以补充。

而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我片面的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忽视了必要的模仿与记忆,在平常的作业中也很少有这样的练习,因此出现了学生曾经能发现的东西到考试时却无法灵活运用的情况。在作业时最多的就是计算,学生经过反复训练,所以在计算方面失分就相对而言少了。

看来我们在积极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时,不能对传统教学中的方法完全舍弃,相反应该对它们重新理解、发掘并利用,将传统和现代有效结合。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学习新课程标准应该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反思的过程。

(责任编辑:风)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